欢迎登录忻州市生态环境局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解读

环保部应急中心负责人就《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试行)》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时间:2024-07-18        大    中    小     

  环境保护部近日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试行)》(以下简称《评审工作指南》)。环境保护部应急中心有关负责人就《评审工作指南》制订的目的、内容等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评审工作的定位是什么?

  答:《备案管理办法》明确,“评审和演练预案”是企业制定环境应急预案的“五步”之一。企业是制定环境应急预案的责任主体,相应地组织评审的责任主体也是企业。评审的目的是发现环境应急预案存在的缺陷、为批准环境应急预案提供依据。评审实质上是将预案向专业人士征求意见、与周边居民单位进行沟通的一个活动。

  问:评审工作指南的定位及特点是什么?

  答:《评审工作指南》为指导性、推荐性文件,供企业、评审人员在组织、参与评审时参考使用,主要服务于预案改进。

  《评审工作指南》特点包括:突出重点、定性与定量结合、具有兼容性。突出重点主要体现在,设置3个“一票否决”指标,并以企业预案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导向筛选了50个评审指标。定性与定量结合体现在,评审人员既要给出定性判断结论,还要根据评审指标给出定量打分结果,对判定为“部分符合”“不符合”的指标进行说明,企业可以对照说明修改完善预案。兼容性体现在便于执行与扩展,《评审工作指南》附有评审表、评审意见表、修改说明表,企业和评审人员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结合实际对表格进行调整完善。

  问:评审工作涉及哪些方面?环保部门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

  答:企业环境应急预案评审涉及企业、评审人员、环保部门等三方。企业方面包括相关负责人和预案编制工作组,负责组织开展评审。评审人员方面包括评审专家和周边居民单位代表,是评审的主要参与者,在评审组组长的带领下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评议和审查。环保部门不直接参与具体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评审,可以指导企业组织开展评审。

  问:评审时间为什么设置在预案审签发布前?

  答:评审是为了发现环境应急预案的缺陷、为批准环境应急预案提供依据。因此,评审应在“环境应急预案审签发布前”开展。

  《备案管理办法》提出,企业在制定环境应急预案过程要“评审和演练环境应急预案”。此处的演练为企业内部的检验性演练,与评审并没有先后之分。在编制《评审工作指南》时,根据制定预案的一般规律和企业的通常做法,即预案在内部基本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再进行外部评审,将评审安排在演练之后进行。

  问:由谁确定评审人员?如何确定评审人员?

  答:从评审的责任主体和评审的定位出发,评审人员及其数量由企业自行确定。

  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和评审实际需要,《评审工作指南》将评审人员分为专家和周边代表两类。评审专家来源于监管部门专家库、企业内部专家库、相关行业协会、同行业或周边企业具有环境保护、应急管理知识经验的人员。评审专家不受身份、职称限制,更看重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周边代表来源于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代表,关键是能够理解预案及事件信息,有协助企业传递信息、组织避险的意愿和能力。

  针对评审人员数量,从各类评审的一般做法和评审实际需要出发,按照风险级别提出了分级分类的指导性要求:较大以上环境风险企业不少于5人,一般环境风险企业不少于3人;其中,较大以上评审专家不少于3人,周边代表不少于2人。

  问:评审方式有哪些?

  答:实践中评审大多采取会议评审进行。这种方式成本高,协调评审人员时间的难度也比较大,还容易出现专家组成“固化”的现象。针对这些情况,《指南》提出,评审可以采取会议评审、函审或者结合的方式进行。企业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安排。为保证评审质量,《指南》提出较大以上环境风险企业以会议评审为主,结合现场核查。

  问:评审包括哪些程序?

  答:实践中评审大多采取会议评审进行。这种方式成本高,协调评审人员时间的难度也比较大,还容易出现专家组成“固化”的现象。针对这些情况,《指南》提出,评审可以采取会议评审、函审或者结合的方式进行。企业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安排。为保证评审质量,《指南》提出较大以上环境风险企业以会议评审为主,结合现场核查。

  问:评审包括哪些程序?

  答:评审程序包括评审准备、评审实施、评审意见使用三个阶段。评审准备由企业负责,包括确定评审人员、事件、地点、方式,准备评审材料。评审实施又可以分成两个环节,一个是企业介绍评审安排、评审人员、预案和编修过程以及必要的说明;另一个是评审人员确定评审组组长并由组长带领评审人员开展评审。评审意见使用是评审的延伸,即企业对照评审意见修改完善预案。

  问:评审人员如何对预案进行评审?

  答:评审采取定性判断和定量打分相结合的方法。评审专家从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的角度,周边代表从能否获得事件及如何避险信息、参与应对的角度,对预案进行定性判断。定性判断之后,评审专家对照评审表定量打分。评审组组长综合评审人员评审结果,作出评审结论。

  问:为什么把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和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表)也纳入了评审对象范围?评审内容具体是如何安排的?

  答: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是制定环境应急预案的基础工作,直接关系着环境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所形成的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和应急资源调查报告(表),实际上是环境应急预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评审工作指南》把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和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表)纳入评审对象范围。

  附表《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表》对评审内容进行细化,列出了3个“一票否决”项和50个评审指标。3个“一票否决”项均来源于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环境应急预案中如果没有相关内容,预案质量就得不到保证。细化的50个评审指标,包括预案形式指标3个、预案编制说明指标2个、预案文本指标33个、风险评估报告指标10个、资源调查报告指标2个。其中预案文本指标所占比重超过60%,评审组对指标进行调整、地方环保部门对评审表进行优化时应保持这一比重。

  为便于执行、保持评审标准的统一,以法律法规、应对事例、优秀预案为依据,采取引用、解释、举例等方式,对评审指标进行说明,供评审专家参考。

  问:地方环保部门如何指导企业使用指南加强评审工作?

  答:一方面,地方环保部门要积极通过宣传解读、推出范例、培训引导等方式,指导企业开展评审。另一方面,法律专家也指出,如果《评审工作指南》被法律、法规(包括地方性法规)规定为必须遵守的规范时,可以作为强制性规范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