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忻州市生态环境局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解读

《汾河流域忻州市生态景观规划(2020-2035年)》解读

  时间:2020-08-05        大    中    小      来源:忻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汾河是我省的母亲河,发源于管涔山,干流自北向南纵贯太原、临汾两大盆地,于万荣县庙前村附近汇入黄河,全长716km,控制流域面积39721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4。忻州市境内汾河干流总长84km,流域总面积3410.9km2(其中神池县15.9km2,宁武县1363km2,静乐县2032km2),占忻州市国土面积的13.6%,流域内总人口24.03万人,涉及神池县、宁武县、静乐县三县26个乡镇699个行政村。

  忻州市作为汾河流域源头及上游地区,是汾河流域生态修复的重点地区。境内河川沟谷发育,山峦叠嶂,沟壑纵横、丘陵起伏、地形破碎,地质结构复杂,侵蚀地貌呈多样发布,主要为土石山区和黄土丘陵区地貌。上游地区山峰高耸,林海茫茫,下游地区光山秃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主要河流存在防洪能力低、河流地表径流量不断减少,河道水域面积萎缩,植被减少退化、河道渠化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特别要求“一定要高度重视汾河的生态环境保护,让这条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2019年4月12日,全省河湖长制工作暨汾河流域治理攻坚推进会议明确提出,要围绕“风光美起来”的总目标,编制汾河全流域生态景观规划。8月24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汾河流域生态景观规划编制导则》(晋政办函〔2019〕77号)。按照省政府、省水利厅的时间节点要求,我市编制完成了《汾河流域忻州市生态景观规划》,随后征求了市发改委、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和沿汾3县政府的意见,修改完善后报省水利厅,并经省水利厅组织省级部门进行了审查。2020年4月10日省政府办公厅以晋政办发〔2020〕25号文件印发《汾河流域生态景观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为14章,内容有:流域概况、现状调查与评价、总体规划、流域生态景观空间规划、生态景观水量保障、水资源配置及节水分析、河道综合整治、水文化与景观规划、河源及生态敏感区生态保护、河道生态防护林及水源涵养林、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流域生态管理、投资匡算、保障措施。

  第一章  流域概况。

  第二章  现状调查与评价。

  第三章  总体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原则、依据、范围、水平年、目标和任务、总体布局和主要措施。

  第四章  流域生态景观空间规划。对流域蓝绿空间和山水格局、河流生态空间规划、流域地貌形态空间、产业导入进行规划设计。

  第五章  生态景观水量保障。明确河道生态需水目标,分析需水量,提出水量、水质保障措施。

  第六章  水资源配置及节水分析。分析流域现状用水水平和节水潜力,提出节水目标及配置方案,对规划水平年节水进行符合性评价,提出节水措施。

  第七章  河道综合整治。明确重要支流的防洪标准,以防洪、控污、调水、增湿、绿岸保土为治理重点,按照“一源、两路、三线、四区、五带”总体构架进行布局。

  第八章  水文化与景观规划。引入流域内悠久丰富的山水文化、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打造特色鲜明的水文化景观。

  第九章  河源及生态敏感区生态保护。根据河源区现状和不同功能要求,对生态修复区和生态治理区进行整体规划。

  第十章  河道生态防护林及水源涵养林。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实施河道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建设以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第十一章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流域内环境现状问题,规划可达到的环境保护目标。

  第十二章  流域生态管理。提出生态景观建设管理的法规与制度、体制机制、监控和应急能力等内容。

  第十三章  投资匡算。规划总投资60.36亿元,其中宁武县28.79亿元,静乐县31.27亿元,神池县0.3亿元。

  第十四章  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创新建管模式、制定政策措施、构建责任体系等内容。

  三、规划实施后的效果

  规划通过实施流域水生态空间管控、节水型社会建设和生态补水调度、河流水系综合整治及水文化景观提升、入河口水质提升、河源及生态敏感区保护、河道生态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水生态管理体系完善等七项措施,预期通过5-10年左右工程治理,再通过5年左右的维护、培育和持续监管,逐步实现“风光美起来”。

  相关文件:

   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汾河流域忻州市生态景观规划(2020—2035年)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