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忻州市生态环境局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统计公报

2011年忻州市环境状况公报

  时间:2012-12-07        大    中    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关于“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规定, 同时按照山西省环保厅晋环函[2011]2921号“关于编制和评选《2011年环境状况公报》的通知”,我市环保局成立了《2011年环境状况公报》编制组,编制完成了《2011年忻州市环境状况公报》。
    一、综述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环保厅的大力支持下,全市环保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3581”发展战略为统领,努力工作、务实创新,环境质量继续改善,流域环境治理了取得新进展,能力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为“十二五”环保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集体一等功”荣誉称号,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多次受到省环保厅和省直部门的表彰奖励,全市环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全市废气主要污染物SO2排放量9.29万吨,较2010年下降1.85%;烟尘排放量8.09万吨,同比下降2.94%;工业粉尘排放量3.66万吨,同比2010年下降3.95%;氮氧化物排放量6.57万吨同比增长4%,废水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4.3万吨,同比下降0.9%;氨氮排放量0.44万吨,同比下降2.27%。市辖14个县(市、区)中,13个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定襄县达国家三级标准。全市地表水水质总体有所好转,所监测的11个断面(关河口村断流未测)中,符合Ⅰ—Ⅲ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共8个,较2010年增加了1个,忻州市城区区域声环境质量保持较好水平,辐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但是,我市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仍然是我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较为严重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环保工作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维护环境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任务艰巨。
    二、大气环境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2011年忻州市各县(市、区)城市环境空气污染仍属以颗粒物和SO2为主要污染物的煤烟型污染。三项主要污染物负荷最大的为可吸入颗粒物,占40.14%;其次为SO2,占39.44%;再次为NO2,占20.42%,见图2-1。

 
 

    全市14个县(市、区)中,13个县(区)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定襄县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三级标准(以年平均值计)。以2011年14个县(市、区)综合污染指数表征,环境空气污染程度,由重到轻排序依次为:偏关、静乐、河曲、五台、繁峙、宁武、代县、忻州城区、保德、定襄、原平、五台山、岢岚、五寨、神池(见表2-1、图2-2)。

 表2-1   14个县(市、区)2010年与2011环境空气污染指数对比统计表

名称

忻州市

定襄县

五台山

代县

繁峙县

宁武县

静乐县

神池县

五寨县

岢岚县

河曲县

保德县

偏关县

原平市

五台县

综合污染指数

2011

1.42

1.31

1.05

1.42

1.45

1.44

1.49

0.88

0.92

0.98

1.49

1.37

1.70

1.29

1.48

2010

1.44

1.87

0.77

1.56

1.47

1.65

1.13

0.79

0.78

1.05

1.68

1.43

1.78

1.66

1.30

变化率%

-1.39

-29.95

36.36

-8.97

-1.36

-12.73

31.86

11.39

17.95

-6.67

-11.31

-4.20

-4.49

-22.29

13.85

 

 

  
 

 
 

    与2010年相比,忻州市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综合污染指数呈下降趋势(见图2-3)。
    酸雨质量状况
     2011年,忻州市城区和原平市区大气降水年均PH值介于6.76-6.84之间,均大于5.6(酸雨标准:PH<5-6),未出现酸性降水现象。忻州城区降水由2010年的偏弱碱性向2011年的接近中性过渡,原平城区降水由2010年的微弱偏酸性向2011年的接近中性过渡,两市整体未出现酸雨。
    主要气污染物排放量
忻州市2011年SO2排放量为9.29万吨,较2010年下降1.85%,工业废气中SO2排放量居前四位的是:原平市、代县、保德、忻府区,占到全市SO2排放量的68.97%。
    措施和行动
    忻州市境内城区基本建成集中供热,80%以上的县、市实现了集中供热,启动了全市春、冬季大气污染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对城区及其周围的重点污染源、城中村小炉灶、道路及施工扬尘进行了全面整顿,积极开展废气脱硝治理工作,加强机动车的环保检测,全年检测机动车47519辆。
    三、水环境
    地表水水质状况

    2011年全市监测的11个断面(关河口村断流)中,水质优良的断面8个,占监测断面的72.7%,水质中度污染的断面1个,占监测断面的9.1%,水质重度污染的断面2个, 占监测断面的18.2%(见表3-1和图3-1)。

 

图3-1  2011年全市地表水水质评价类别比例图

表3-1        2011年忻州市各断面水质类别汇总表

断面

序号

河流

名称

断面

名称

功能

标准

水质

类别

水质

状况

达标

情况

1

黄河

万家寨水库

2

偏关河

关河口村

---

---

---

3

县川河

禹庙

良好

4

朱家川河

花园子

中度污染

5

汾河

雷鸣寺

6

汾河

河西村

7

滹沱河

乔儿沟

8

滹沱河

代县桥

良好

9

滹沱河

定襄桥

劣Ⅴ

重度污染

不达

10

滹沱河

南庄

良好

11

牧马河

陈家营

劣Ⅴ

重度污染

不达

12

清水河

坪上桥

Ⅳ Ⅲ


    按2011年《山西省水环境功能区划》规定的水质功能标准,符合Ⅰ、Ⅱ类水质要求的段面为雷鸣寺;符合Ⅲ类水质要求的段面为万家寨水库、河西村、乔儿沟、南庄、坪上桥;符合Ⅳ、Ⅴ类水质要求的断面为代县桥、禹庙、花园子;劣于Ⅳ类水质的断面为定襄桥、陈家营。
水质功能评价结果表明:我市监测的11个断面中,其中有9个断面水质符合功能要求,占81.8%,有2个断面未达到水质功能要求,占18.2%。2011年全市地表水断面达标比例图见图3-2。

 
 

      图3-2   2011年全市地表水断面达标比例图

     城市地下水水质状况
     2011年,根据对忻州市豆罗、光明西街水源地每月监测结果进行评价,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水质状况均为“优良”,优于地下水Ⅲ类标准要求。具体见表3-2。

表3-2         2011年忻州市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



     2011年全市废水排放量为1.49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为5942万吨,工业废水排放量8957万吨,COD排放4.3万吨,同比下降0.9%,氨氮排放量0.44万吨,同比下降2.27%。工业废水排放较大是的原平、宁武、保德、河曲、忻府区、繁峙、五台7个县市废水排放量达到全市工业排放量的83%,工业废水排放量大的行业依次是:煤炭采选、铁矿选矿、化工、焦化。
    措施与行动
    饮用水源保护

全市全部完成了城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并经省政府批准。全市乡镇企业饮用水源地全部进行了保护区划分,正在组织上报。市环保局组织开展了饮用水源地污染源集中整治专项执行行动,各县(市、区)对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进行了全面清理,取缔了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企业,拆除了排污设施。
    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建设
    2011年全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建设投运,并对部分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提质扩容改造,共建有16个污水处理厂,年处理污水4339万吨,处理率达到73%,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不断完善管网配套。
    四、声环境
    区域环境噪声状况

    2011年忻州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监测300个网点,依昼间平均等效声级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基本保持“较好”水平,“较好”以上点位226个,占75.33%;依夜间平均等效声级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基本在“一般”水平,声环境质量“一般”的点位164个,占54.67%.
道路交通噪声状况
    2011年经对忻州城区五条道路交通干线、24个点位、两个时段的监测,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声环境质量全部为“好”;夜间平均等效声级声环境质量全部为“一般”以上。
     五、工业固体废物
     2011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4001.87万吨,主要包括尾矿、煤矸石、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分别占到工业固体废物总产生量的58.21%、17.63%、5.60%、4.96%、4.73%。各县(市、区)中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较大的是代县,占到总产生量的40.9%,其次为繁峙县、原平市和河曲县,占到总产生量的22.22%、14.50%、11.89%。全市工业固体废物达到了零排放,全部实现了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合理处置或贮存,见图5-1。

 
 图5-1   2011年工业固体废物去向图
    六、辐射环境
    我市共有涉源单位30家,其中包括核利用辐照单位1家;共有放射源182枚,主要应用在化工、电厂、洗煤、水泥、铁矿、高炉炼铁、金矿、地震、公路检测、医疗、教学等领域。主要分布在原平、忻府区、代县、繁峙、定襄、静乐、岢岚、河曲、保德、偏关10个县(市、区)。
随着山西鲁能原平铝厂二期工程建设,放射源将增加122枚;我市正在进行的煤炭资源整合、大型化工、精炼高炉等项目的建设,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使用放射源,广泛使用于密度计、液位计、核子秤等高科技设备中。我市射线装置共58家,共198台射线装置,其中Ⅱ类射线装置8台,Ⅲ类射线装置190台;主要用于医疗诊断;其次为探伤、检测等行业,分布在14个县(市、区)。
    此外还有变电站、输变电工程和通信基站等电磁辐射装置,分布广、数量多,环保部门的监管任务更加繁重。
    2011年,忻州市环保局成立了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对照标准化建设,忻州市辐射环境监督监测机构从规模、人员配备数量和监测工作用房、车辆、仪器设备及人员安全防护用品等处于逐步筹备中。目前我市的辐射环境监管能力薄弱,应急能力基本还处于空白。无专业人才、无监测手段、无监测、执法应急车辆、无监管人员防护用具。
    我市14个县(市、区)级环保部门中,除原平市、保德县、定襄县外,其它县(区)均没有专门的辐射监督管理部门,监管能力基本处于空白。
    七、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11年,在市局正确领导下,具体完成了以下工作:一是土壤污染调查工作,被省环保厅评为“先进集体”;二是2010年的一个生态镇、19个生态村的命名验收;三是组织申报了2011年宁武县6个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和2012年保德县、静乐县、代县、原平市、忻府区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申报项目;四是督促指导原平市、代县、繁峙县、五台县完成生态恢复治理方案共80多家;五是完成了11个县(市、区)60家工业废气和固废调查工作;六是回复人大议案报告2个;七是完成了2008年——2009年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项目环境成效评估报告8个;八是完成了保德、河曲、岢岚、五寨、神池等6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的上报数据工作;九是参加了省环保厅组织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工作人员资质培训。
    生物多样性
    忻州市生物资源多样性丰富,高等植物有850多种,其中野生维管植物834种,分属91科,386属。其中蕨类植物8科,10属,19种;裸子植物3科,5属,7种;单子叶植物8科,56属,112种;双子叶植物73科,315种,698种(上官铁粱等,2000)。农作物约有24种,1400余个品种。以种植高粱、玉米为主,另外辣椒、油枣、海红、谷子、土豆、豌豆、大豆、胡麻、莜麦、党参等,都以其特有的品质饮誉省内外。境内已知的野生动物有232种,其中鸟类191种,兽类41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褐马鸡、丹顶鹤、黑鹳、白鹳、金钱豹等;二类保护动物有梅花鹿、林麝、兔狲、马鹿、天鹅等;三类保护动物有金雕、青羊、石貂等。
    八、环境保护专栏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全市废气主要污染物SO2排放量9.29万吨,较2010年下降1.85%;烟尘排放量8.09万吨,同比下降2.94%;工业粉尘排放量3.66万吨,比2010年下降3.95%;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增长4%,废水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4.3万吨,同比下降0.9%,氨氮排放量0.44万吨,同比下降2.27%。
    ☆ 蓝天碧水工程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蓝天碧水工程的决定》自2006年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各县、市都建设并投运污水处理厂,部分乡镇也开始建设污水处理厂,12个县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回用率、垃圾无害处理率、集中供热率、城市气化率、建城区绿化覆盖率分别比2010年有所提高;水和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14个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主要河流优良水质断面比2010年增加1个;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达到2个,城市功能得到整体提高,省政府确定的蓝天碧水工程36项指标和任务基本完成。
    ☆流域环境综合整治
    在汾河、滹沱河、恢河流域的有关县、市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促进了流域环境状况的明显好转。各县(市、区)均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经考核,忻府区、繁峙县、原平市、定襄县、静乐县、宁武县取得了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优良成绩。
    ☆环保规划
    确定了忻州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框架,开始了规划编制工作,全市大力进行环保资金投入,用于对电力、焦化、化工等和污染行业废气和水污染治理。强力推进能力建设,为环境监察、监测配备设备仪器;完善了全市在线监控平台,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自动在线联网,联网率达99%。
    ☆ 建设项目管理
    进一步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严格建设项目环保审计,控制新污染的产生。在项目审批中,不仅从行业准入标准、产业布局、环保相关要求和环境风险等方面控制重污染行业,而且将环境容量、资源能源的合理配置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大力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全市全年共审批建设项目98个,共否决33个项目,涉及投资近2.4亿。
制定了《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规程》,2011年试生产、竣工验收批准项目74个,不予批准17个,“三同时”执行率63.6%。
    ☆ 环境执法
    按照《2011年度忻州市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忻政办发[2011]102号)要求,积极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9000多人次,检查企业4000多家次,立案查处48家企业,结案28家。对山西晋神能源有限公司沙坪煤矿和代县鑫旺矿业有限公司环境违法行为实施挂牌督办。圆满完成了环保专项行动各阶段工作任务,通过了省环保厅组织的专项行动考核验收。
    ☆ 环境应急
修订了《忻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着力抓好环境应急管理和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市环保局全年接报的2起突发环境事件,都得到了及时妥善的处置。
    ☆ 污染源在线监控
    对全市54家重点排污企业实施了自动监控,视频监控点位1个,认真开展自动监控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加大自动监控执法力度,对严重超标企业进行了约谈,通过对环保治理设施的过程监控,有效促使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正常投运,减少了企业偷排超排行为。
    ☆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2011年,我市对全市14个县(市、区)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考核内容为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境建设、环境管理4大类,区23项指标。通过考核,有效地推进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工业企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治理达标率、清洁能源使用率、城市建成区绿化率、公众对城市环境满意率均比上年有所提高。
    ☆ 环境信息能力建设
    国家环保部投资的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网络及安全系统建设项目租用中国联通光纤,由中国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目前已进入测试阶段;除国家投资的设备外,配备了UPS储存后备电源和机柜等,大大促进了信息化建设步伐。机房改造和多功能视频会议室投入运行。投资大量资金将旧机房改造成视频会议室,该视频会议室由光纤线路组成的数据网络,充分应用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将信息传递生动化、建立视音频多媒体技术、互动的对话网络渠道,是现有网络平台的升级。高保真音响扩音系统,高亮度大屏幕的放映系统,可用于环保网站等演示。本着“五高一低”(即高标准、高起点、高性能、高效率、高点击率、低投入)的理念全面打造一个全省一流的忻州环保网站。改版后的忻州环保网版面清晰,信息量大,涉及范围广,点击率高,集文字、图片、视频等传播形式于一体,共设专题专栏等11个特色大栏目,56个子栏目和1个图片中心。具备环保信息宣传公示、环保业务管理办理、环保问题交流咨询、在线申报、网上办事等多种功能。为广大群众提供相关信息服务,有力的提升了环保网站窗口与服务功能。
    ☆ 环境信访
    按照《12369投诉受理值班制度》,规范投诉案件的工作程序与处置方法,加大投诉案件的处理力度。共受理举报案件187起,其中:省转案件12起,本级受理案件175起。接待群众来访3批12人,已结案的182起案件均按规定要求及时处置,结案率100%,5起案件正在处理中。高效、有序地处置了偏关县境内一辆天然气运输车辆侧翻和定襄县忻定路定襄段焦油运输车辆焦油泄露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